睡眠管理工作方案

时间:2024-10-17 15:57:47
睡眠管理工作方案

睡眠管理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睡眠管理工作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睡眠管理工作方案1

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11号)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xx〕2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xxx市实验中学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二、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三、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四、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五、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要高度重视做好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睡眠管理工作方案2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省、市相关文件部署,进一步加强学生睡眠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生身心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学生课堂效率的提高,学习成绩的提升,身心健康的发展,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充足的高质量睡眠对于中学生健康发展的极为重要。

做好睡眠管理的组织者,各年级要结合主题班会、学生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科普讲座、家校沟通等形式,向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大力普及睡眠知识,广泛宣传科学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共同关注和改善学生的睡眠健康情况。

二、科学安排,统筹管理

1.加强家校合作

为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各学部要定期通过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班级微信群等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科学指导学生每天达到充足睡眠时间(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就寝时间合理(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教师应做好睡眠管理的指导者。引导广大家长积极培养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孩子设立固定的睡眠时间,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控制室内光源及噪音,管控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确保孩子身心放松,睡眠充足。此外,学校、家长要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让他们充分释放压力,做到平心静气入睡。

2.合理安排作息

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结合当前防疫实际,实行错峰上学机制,上课时间不早于8:00,学校不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将做好统计,提前开门,每年级配备老师值班做好秩序维护和安全管理,使其得到妥善安置。

保障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大课间活动时间,午休时间,合理安排下午上课时间。对于住宿学生,加强宿舍管理,合理安排晚上熄灯时间,引导学生按时就寝、文明就寝,减少相互干扰。

3.加强作业管理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一步完善作业管理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加强作业统筹管理,强化有效监管,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切实提高作业效度,避免因作业负担过重挤占学生睡眠时间。

4.提高教学效率

面对学生在校时间、课堂教学时间缩短的实际问题,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及时关注学生在校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结合学生个性差异和学科知识掌握等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查缺补漏,加强薄弱环节知识的掌握和学习,防止因学业过重、作业量大、机械重复性作业多等因素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5.做好课后服务

充分利用课后服务中作业辅导时段,安排学生集中完成作业,教师提供个别化辅导,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解决作业中的难点、疑点,力争使得学生在校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确保学生可以按时入眠。

三、加大监管,确保落实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构建学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家长和学生睡眠情况的落实。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要求。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

学校将班级睡眠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睡眠管理工作方案3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陈宝生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小学生睡眠做出了严格要求,针对小学生睡眠管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椒江区中山小学睡眠管理制度》,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每天达到10小时睡眠时间”。

2、配合家长做好学生的睡眠管理。

二、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及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三、具体措施

(一)认真执行学校作息时间表。

上午:8:20—11:15;

中餐时间:11:15—11:50;

下午: ……此处隐藏13187个字……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共同引导孩子自主完成、自我管理作业。

(二)睡眠管理。

严格落实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吉教基〔20xx〕9号)精神,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省文件要求,明确我县中小学生作息时间:小学第一节课不得早于8:00,中学不得早于7:30。小学生就寝时间不晚于21:20;初中生不晚于22:00;高中生不晚于23:00。学校要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达到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高中生每天8小时。严格按省教育厅规定的中小学生作息时间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作息时间,严禁拖延上课时间。不得利用寒暑假、周末、法定节假日及课余时间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补课。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午休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5小时,严禁占用午休或自习时间组织集体补课。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寄宿制学校应确保学生中午不少于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实行静校行动。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省教育厅的规定,自习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回寝睡眠,宿管人员和值班领导、教师要加强学生睡眠巡逻管理。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休息情况,引导家长(或监护人)尽量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孩子居家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在校期间,要合理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引导住校学生合理安排作息,做到张弛有度;引导走读学生及其家长合理把握放学后在家学习和娱乐时间,确保学生充足睡眠。

(三)手机管理。

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精神,做到“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的指导和日常监督。学校要正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争取理解与支持。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严格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细化手机管理措施,应将电话手表同步纳入手机管理范畴一并管理。学校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机保管装置,明确手机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同时在校园内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真正把学校作为信息管理的一片净土,还学校安静的读书氛围。

(四)读物管理。

各校要全面落实国家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中小学教辅管理办法、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目录》(20xx年版)等文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教材管理制度,跟踪指导教材使用。各校要用好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强化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教材〔20xx〕2号)要求,各中小学校要确保图书藏量达到国家标准,读物配备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生均图书册数不达标的学校,要按照规定及时补充配齐图书。要对学校现有图书开展全面排查清理,凡有内容不健康、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相违背、不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一律下架处理。常态化保持班级、楼道、图书室的书架干净整洁,书架内的图书摆放整齐规范有序。学校每月向学生推荐内容健康、励志性和知识性很强的图书让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同时,学科教学应有意识引入图书资料作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阅读原着。要加强党史、革命史、思想政治理论及其他学科理论读物的阅读引导,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创建,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五)体质管理。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xx〕16号)文件精神,结合《靖宇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靖教字〔20xx〕127号)中对于体育工作的要求,各中小学校要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专兼职体育教师。要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严格落实小学 1-2 年级每周 4 节,3-9 年级每周 3 节,普通高中每周 2 节体育健康课,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达到 1 小时。体育课堂要严格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确保指导运动技能符合要求,运动量达到要求,大力培养中小学生运动习惯,使他们能掌握 1-2 项运动技能,确保“小胖墩”和“小眼镜”得到有效遏制,比例逐年下降。高中阶段体育课程进一步发展学生运动专长,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职业教育体育课程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培养身心健康的技术人才。要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并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完善学生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台账,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应有相应管理措施、改善计划等。各校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落实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措施。各校要针对目前学校近视率高居不下的现状,开展好学校近视眼防控工作。坚持每天《眼保健操》和《亮睛操》保质保量完成。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监测机制,将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各校要站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高度,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细化工作措施,做细做实各项工作,确保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学校提质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县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学生、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广泛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助推工作圆满顺利完成。各学校在开展“五项管理”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并上报。

(三)严格督查考核。

县教育局将加强对全县学校“五项管理”督促指导,确保“五项管理”各项工作真抓实干,落地落细。同时,将“五项管理”纳入对学校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学校校长是“五项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对未认真开展“五项管理”或者工作履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严肃问责。

《睡眠管理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